(本文最初发布于7月30日,作者系The Athletic资深记者Joe Vardon,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。)
距离NBA复赛首批人员进驻迪士尼已逾五载。本周四,我们将迎来这项特殊赛事五周年纪念。2020年10月,洛杉矶湖人正是在这座梦幻乐园中捧起了奥布莱恩杯。
为纪念这一历史性时刻,我采访了多位曾共同经历这段特殊时期的球员、教练、联盟高管及媒体同仁。以下是我们的集体回忆。
"命运共同体"
无论是篮球巨星勒布朗-詹姆斯,还是ESPN资深制作人马琳达-亚当斯,所有人都遵循着近乎相同的防疫规范。尽管存在细微差别,但每日核酸检测、严格隔离措施以及园区封闭管理的要求对每个人都一视同仁。
NBA总裁亚当-萧华:整个联盟展现出的凝聚力令我自豪。这个曾被我不愿称作"泡泡"的特殊环境,再次证明了体育在危机时刻凝聚人心、激发创新的独特力量。
ESPN解说名嘴迈克-布林:各方都明白这是非常时期,我们共同探索着未知领域,但所有人都保持着"共克时艰"的默契。
现篮网主帅乔迪-费尔南德斯:当时我们是为数不多仍在提供现场表演的团队,这种使命感格外强烈。
《泡泡篮球》作者Ben Goliver:萧华倡导的协作模式成就了这次创举。若没有牢固的劳资关系,这个耗资数十亿的项目可能胎死腹中。
专栏作家Kyle Goon:这是我们最后一次全民共识新冠构成重大威胁的时刻。
资深记者Sam Amick:熬过初期隔离后,这里变成了篮球天堂。白天报道赛事,傍晚打匹克球,这种循环意外地令人愉悦。
美联社记者Tim Reynolds:三个月的封闭生活考验着每个人的韧性。外界时间仿佛凝固,而我们活在篮球的平行时空里。
76人匿名高管:对观众是娱乐盛宴,对我们却是镀金牢笼。球员既要对抗对手,更要战胜心理困境。
名记Marc J. Spears:媒体住在汽车旅馆,看着球员享受豪华酒店。我靠自制咖啡和音乐保持理智,连裁判都来蹭咖啡喝。
马琳达-亚当斯:108天每日检测,10天严格隔离。我们验证了防疫措施的有效性——园区实现零感染。
名记Marc Stein:这段经历独一无二,但繁复的防疫规定让我不愿重来。
老鹰高管科沃尔:这段经历证明人类总有解决问题的智慧。
职业篮球的AAU式狂欢
空场比赛让媒体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近距离观察机会。
迈克-布林:球员们用竞技热情弥补了观众缺失,这种纯粹的比赛精神令人动容。
乔迪-费尔南德斯:我们与爵士的1-3逆转,以及穆雷约基奇的惊艳表现,都是难忘的篮球诗篇。
Marc J.Spears:三个相邻球馆轮番上演对决,这简直就是篮球发烧友的终极幻想。
Joe Vardon:记得勒布朗骑着自行车拒绝我们的红酒邀约,也记得马龙教练在替补席严格执行的防疫措施——每个座位配备专属水瓶。
社会运动的转折点
弗洛伊德事件引发的抗议浪潮席卷全美,球员们在赛前集体单膝跪地。而当雄鹿为抗议布莱克枪击案罢赛时,整个赛季几乎再次停摆。
科沃尔:联盟支持球员为正义发声的立场值得铭记。
[[HTML_4da1a46ec20cf93ee5c846a